第九章 午:一次详尽的讨论(上)-《旧日音乐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午之月”、“星轨”、“狼言”、“观死”、“心流”、“赤阱”.还有蜡先生曾经的称量天平底座上的符号,“晕轮”。

    世界重置,本来就又相当于创世之初。

    七位佚源神的相位,又与界源神完全一致。

    那该如何去理解其共同存在的逻辑?

    彻头彻尾的无可理喻。

    见证之主的起源与演化关系,为秘史中最核心的部分;而秘史本身,又是隐知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。

    首先是连“聚点”都被分裂,其次,起源又出现无可理喻的悖论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的神秘学体系如何还能期冀有序?

    波格莱里奇再次凌空挥手。

    “咔嚓——”

    圆桌上方的空间,再次出现了一条直线“豁口”。

    只是与原先那道“第0史”的青色光影各有倾斜,完全处在两个方向。

    “这是第1史、第2史、第3史,以及,新历。”

    波格莱里奇低沉继续开口。

    “不对。”

    范宁立即捕捉到了一处鬼祟可疑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这两条直线,完完全全地倾斜错开,没有任何交汇点?”

    “按道理说,即便重置后的世界进程是完全随机的,那它们也应该拥有一处相同的起始点位才对!”

    “因为悖论。”

    波格莱里奇说道。

    “它们原本应该相同,但见证之主的存在状况都出现了混乱,实则无可相同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,发生了纷争?”范宁追问。

    到这一步,如今夜空中悬挂的那轮“午之月”,真实来历算是弄清楚了。

    “聚点”分裂后的碎片之一。

    因为同为“烛”相位置,代表“怪力乱神之源”,所以与其发生替代关系的,是“不坠之火”。

    这也许是危险分子能达成“日落月升”的底层根源。

    但还有一些疑问。

    七大界源神和七大佚源神,从截至新历的隐知传承情况来看差异极大——单单是在界源神内部的比较,就有“不坠之火”、“铸塔人”这样直接作为一个教会或学派研***的见证之主;

    “戮渊”、“冬风”、“原初进食者”这样的存在,则稍逊一筹,在教义或神秘学典籍中有一定被提及的频率;
    第(2/3)页